本报讯企业快速发展与落后的管理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民族通讯工业如何生存、发展与壮大?10月31日,“中兴通讯—国有控股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经贸委、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体改办等单位的领导和知名学术界专家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专家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经验,就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确定的521户重点国有企业之一。在短短的10多年内,该公司从一个原始投资仅30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壮大为总资产达22亿元的我国通信制造业骨干企业之一。
与会专家认为,“中兴模式”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不断地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成功地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二是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自办科研机构,自主知识产权,成功地建立了有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特色的技术创新机制;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有较强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及时推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四是以人才为首要资产要素,在资源配置上以人才资本为核心,进行资金、项目、岗位、市场等多种企业资源的配置与定位;五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推进企业国际化战略,国内、国际市场谋求双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杨瑞龙认为,中兴通讯的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尤其在企业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对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有些经验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国务院体改办综合司司长范恒山博士、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宋跃征、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黄速建等专家较深入地分析了中兴通讯的产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技术研发体系等企业内部运作机制,认为中兴通讯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央党校经济研究所主任周天勇、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唐宗琨等专家认为,把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兴通讯较早地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来是非常必要的,也充分反映了企业领导人的危机意识。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晓亮就中兴通讯领导提出的人才激励机制问题发表了见解,他认为国外大公司所普遍采用的股权激励措施值得中国企业去探索,中兴通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妥善地解决好企业骨干员工的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问题。